數說寶“藏”·70年巨變丨人均增加23公斤!水果蔬菜大量擺上高S包養網心得原人民餐桌_中國扶貧在線_國家扶貧門戶

作者:

分類:

requestId:68815b9b0d1f81.96353695.

  新華社拉薩6月8日電 題:人均增加23公斤!水果蔬菜大量擺上高原人民餐桌

新華社記者司源、金一清

西藏自治區政府統計數據顯示,得益于高原蔬菜種植面積的擴大和健康飲食理念的包養網普及,與“包養十三五”初期相比,2020年西藏農牧民群眾人均消費糧食下降126公斤,人均消費蔬菜增加23公斤,西藏群眾食品消費由主食型轉向副食型,高原人民飲食結構更加多元健康。

西藏和平解放70年來,黨和政府一直將“菜籃子”工程作為改善民生的重要工作,各市地通過推進設施蔬菜生產基地建設,解決了氣候等因素對蔬菜生產的制約問題,蔬菜產能得到顯著提高。2020年,西藏蔬菜種植面積達2包養5.82千公頃,年產量84.3包養網4萬噸;按西藏最新人口數據364.81萬計算,本地蔬菜人均占有量包養超過230公斤。

西藏日喀則市白朗縣菜農在大棚里采摘(2016包養年5月28日攝)。新華社記者 覺果 攝

一大早,拉薩市民洛桑就來到離家不遠的拉薩八一農產品市場買菜。

“以前糌粑是一日三餐的主食,現在只有早餐吃糌粑,中午和晚上基本都是吃包養網炒菜和米飯。”洛桑笑著包養說,“以前想吃蔬菜吃不到,現在可以買到各種蔬菜和水果。”

來自當雄縣寧中鄉的達果是八一農產品市場的商戶,他的攤位上擺滿了新包養網鮮牦牛肉。不遠處,包養來自重慶的包養網賣水果商戶吳芳貞迎來了出攤后第一筆交易——一位藏族阿姨買了一袋新鮮的空運荔枝包養網

“我來西藏快二十年了,一開始是在拉包養網薩的餐館洗碗,后來有了積蓄,看中了拉薩的消費能力,就賣起了水果。”吳芳貞說。

小小的攤位上擺滿了琳瑯滿目的水果,有香蕉、蘋果,也有榴蓮、菠包養網蘿蜜等熱帶水果。前來購買的顧客絡繹不絕,很多都是熟客。

  拉薩市民在八一農產品市場挑選蔬菜(2021年包養6月4日攝)。新華社記者 金一清 包養

包養在舊西藏,蔬菜是奢侈品的代名詞,吃菜是上層貴族的特權,很多農奴甚至一輩子都未曾品嘗過蔬菜的滋味。

包養1951年5月23日,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簽訂《關于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協議》,西藏實現和平解放。翌年,進駐拉薩的人民解放軍戰士在包養西郊的一片荒灘上揮鎬開墾荒地2300余畝,組建起有300余人的“八一農場”,不但種出青稞,還種出白菜、蘿卜、土豆、西紅柿、辣椒、黃瓜、蘋果等果蔬。

原十八軍政委譚冠三之子譚戎生說,當年解放軍種植的蔬菜產量,達到當時西藏蔬菜產量的歷史最高水平。許多群眾不敢相信包養網自己的眼睛,沒想到世代生活的土地上竟能長包養出這么好的蔬菜。

據拉薩市凈土八一農場有限公司監事會主席德包養網吉卓嘎介紹,八一包養網農產品市場隸屬于八一農場,后者至今依然能夠源源不斷地產出果蔬,為包養拉薩市民的均衡飲包養網食貢獻一份力量。

山南市貢嘎縣吉雄鎮包養網紅星社區雙語幼兒園的孩子們在吃午餐(20包養20年11月25日攝)。新華社記者 張汝鋒包養網

高原人民飲食結構的變化,不僅體現在拉薩。在被稱為“世界屋脊的屋脊”的阿里地區,隨著近年來一座座蔬菜生產基地的落成,當地群眾也吃上了“自家產”的新鮮蔬菜,結束了當地幾無蔬菜產出、全靠外地長途轉運的歷史。

改則縣是阿里包養網地區一個以畜牧業為支柱產業的純牧業縣。蔬菜供應曾長期包養缺乏,導致當地老百姓飲食結構失衡,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風險,不利于身體素質和健康水平的提高。如今,改則縣產業園的蔬菜大棚里春意盎然,33歲的央金正在勞作。

“過去我們很少吃綠葉菜。現在我們吃上了自己種的菜,每個月還有種菜純收入3000元,心里踏實又幸福。”央金說。

TC:


留言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